close

偷書賊  

20140226 信義威秀【偷書賊】★★★★★★★★八顆

前幾天剛好讀完了同樣以二次大戰為背景的經典名著<安妮日記>,所以對這題材感受特別深刻。【偷書賊】改編創銷小說,主要以當時反戰的德國人立場來傳達那個時代的艱困,導演用較不煽情的手法來表現當時德國一般平民百姓反戰的壓抑情緒,不論喜悅、憤怒、驚慌或害怕,大多角色都不會有太外放的情緒顯露,這樣的表現方式或許也較貼近當時二次大戰的德國,反戰的人唯有隱瞞自己內心真實想法才能生存。

一位勇敢的年輕女孩莉賽爾,在二戰時期因環境所逼,被送往德國家庭寄養。莉賽爾在那裡和魯迪成為了好友,爾後寄養家庭的父母漢斯和羅莎冒著危險收留了猶太難民麥克斯,並將他藏在家裡的地下室。在家人和麥克斯的鼓勵之下,莉賽爾從不識一字到學會閱讀,更對書的魅力難以抗拒,並偷偷撿拾動亂時被焚燒的書,悄悄成為偷書賊,在書本的字裡行間建立起自己的存在價值。文字和想像力也成為莉賽爾和麥克斯逃離現實的唯一寄託,但在戰亂局勢持續擴散下,莉賽爾與麥克斯該何去何從?

雖然是以二次大戰為背景,但電影中幾乎沒有戰爭的畫面,只是藉由戰時的氛圍來襯托人性的溫暖與堅毅。自己雖然不曾經歷過戰爭,但仍有好幾幕觸動到我的淚腺,即使知道這段歷史,觀影中還是不斷自問,人們為何要互相殺戮?又是基於甚麼思想得以合理迫害另一個種族?那個時代,活著彷彿成為一種奢望。

很喜歡電影裡面莉賽爾在寄養家庭內與父母和麥克斯間情感的描繪,漢斯和羅莎,一個慈父,另一個嚴母,兩者對莉賽爾的態度雖不相同,但都是同樣溺愛這位寄養小孩,而麥克斯的身分是逃難的猶太人,但在此處卻是莉賽爾重要的啟蒙者,四個人在小小的空間中相互鼓勵和依賴,也讓莉賽爾對文字的求知慾為時代保有一絲希望。

【偷書賊】(The Book Thief)不單單只是字面上偷東西那種不好的涵意,在電影中可說是對生命延續的價值所在。“Words are life”在那樣艱困的時代,唯有文字能保留生命。

 

歡迎加入粉絲專頁一起聊電影:https://www.facebook.com/moviefoodtrave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y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